润滑知识

车辆无机油行驶试验有科学依据吗?

    “无润滑油”行驶是一些汽车养护用品经销商,在推介减磨产品的过程 中,为了让车主相信其产品的有效性,用实车行驶试验来体现一种立竿见 影效果的宣传方式,最终让人们看到,车辆无油行驶后,没有烧瓦抱轴为O K,至于车辆有无其他后遗症,则全凭经销商去自圆其说。这类抗磨润滑 油添加剂,并不是刚刚出现的新品,几年前就有,而且品牌、品种比目前 还多,广告投放力度比现在还要大,每年的各种汽车展上都少不了国内外 养护用品经销商、代理商的身影。但随着汽车社会保有量的增多,这类养 护用品的市场并未呈现同步增长的势头,反倒显得有些萎缩,是什么阻碍 了抗磨添加剂产品的发展?这类产品的科学性到底如何?让我们看看汽车 专家、汽车厂商、润滑油厂家都怎 么说。   

    清华大学汽车系专家林健老师说,“无润滑油”行驶的抗磨添加剂 产品最早是随赛车运动传入国内的。在汽车拉力赛中,赛车发动机油底壳 经常会因托底而漏油,为了不影响赛事,赛手们在发动机中加入了“特耐 磨”机油添加剂。当赛车发生机油泄漏时,添加剂的特殊理化作用能使发 动机维持运转而不“抱瓦”,保证赛车能够坚持开到服务区抢修,不至于 因中途抛锚而退出比赛。这本是一种权宜之计,临时性的措施,属于特殊 场合的解决方案,并不具有普遍意义。但能使车辆在“无润滑油”状态短 暂行驶的特点,被一些颇有商业头脑的经销商们利用,并被夸张放大,作 为产品的卖点向民用车领域推广。   

    孰不知,拉力赛车与民用车在许多方面是有差别的。首先 ,燃油 采用的是高标号含铅汽油,确保发动机动力强劲;润滑油采用的是特制的S J以上的纯合成机油,保证发动机在大负荷、高转速、变扭矩等极限条件 下机油理化指标衰变慢,而抗磨剂的使用是应变之举。其次,调整点火和 电控系统的电脑程序,突出动力性,忽略环保排放问题,追求单项指标的 优异。而民用车则侧重排放、动力等指标的综合平衡,强调发动机使用的 耐久性、一致性。那些针对赛车的特殊产品在转向民用车时,会产生顾此 失彼的现象。   

    清华大学汽车系的专家们,对这类抗磨剂“无油行车”提出过质疑 。他们曾受抗磨剂经销商之托,进行抗磨产品的性能试验。用具有液压挺 杆发动机的捷达或桑塔纳做“无油行车”试验时,经销商要求在油底壳中 注水,认为水可作为液压工作介质,这种不科学的要求没有得到专家的同 意。而许多经销商在试验时常选择非液压挺杆发动机的车辆,而且车龄较 长以防不测。其实经销商预先心里也没底,最终判定产品是否有效的“标 准”就是发动机不拉缸抱轴,有点“撞大运”的味道,根本就不是在进行 科学严谨的试验。用抗磨剂来无油运行,是否会造成发动机缸体的热负荷 过大?对发动机各零部件会带来何种不良影响?如果不对发动机进行拆解 ,做定量检测分析,仅靠行车演示,说明不了任何问题,无法作出全面、 客观、公正的结论。  

汽车厂家:

   据东风雪铁龙公司的技术专家说,这种不属于润滑油本身而额外添 加的成分,两者之间是否会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有害物质?对发动机传感 器、三元催化器、机滤是否会造成不良影响?对发动机密封件是否具有腐 蚀性?添加剂经销商拿不出相关权威部门有说服力的产品性能分析评定报 告。大多只靠行车试验,求个感性认识,让你“眼见为实”。  

    据说有些经销商在做“无油行车”前,事先对发动机关键部件做了 手脚,然后再给你演示如何“无油运行”。实际上你所看到的把发动机润 滑油放掉的情景多少都打了埋伏,机油并不会放得很干净,机内各部分中 还是残留了许多润滑油,能起到一定的润滑减磨作用,但散热、清洁功能 将减弱许多。同时在实际行驶时,车速被要求控制在一定范围,加上机件 本身还有一定耐受度,短时不会出现严重后果。但“无油行驶”肯定会对 发动机造成很大伤害,如发动机的疲劳衰减,机件提前老化,寿命大大缩 短。专家认为,“无油润滑”也不是什么新技术,如汽车减振器中的聚四 氟乙烯复合材料滑动轴承;转向立柱中粉末冶金含油轴承;复合双金属轴 承等,但大都在转速不高的部位,像发动机这种高温、精密、高转速、变 负荷工况,“无油运行”还是不被允许的,这样做车主将失去售后质量保 修服务。

润滑油专家:

    据长城润滑油集团副总工程师张春辉介绍,在他们多年与汽车厂商 的合作中达成共识,汽车制造商特别是像奥迪A6这样的高档轿车厂商,在 用户说明书中都明确标示,不允许私自添加未获厂家认可的任何添加剂, 否则厂家不承担由此产生的售后服务责任。尽管这类减磨添加剂产品大部 分来自美国,而且冠以美国军用或航天高科技等字样,但美国三大汽车公 司和卡特彼勒、康明斯公司等都多次明确表示反对在机油中额外添加这类 减磨添加剂。   因为在润滑油产品的生产过程中,各种抗氧化剂,减磨剂、防泡沫 剂等已经按最佳的配方比例添加,从而保证了润滑油的粘度、抗磨性等各 项性能。它们彼此相互协调达成了某种平衡,如果再额外加入单纯提高抗 磨性的成分,会打破这种组分间的平衡,导致润滑油其他性能的改变,如 密度,闪点,倾点等。对汽车发动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车主和汽车厂商 最不愿意看到的。

    现代轿车电子化智能化程度较高,各种传感器密布,那些含有金属 及有害非金属成分的抗磨添加剂,对传感器和三元催化器会产生致命的伤 害,是绝对被禁止的,有些抗磨剂产品在广告和说明中表示绝对不含上述 有害物质。还有些产品声称采用了纳米技术,但对纳米在此的减磨原理无 定量的实验报告,不知添加后是否会影响发动机机滤寿命?换油周期是否 会缩短?机油的劣化程度如何?那么,在抗磨剂产品未经过大量、充分的 科学论证前,润滑油厂商不敢轻易对抗磨剂产品下结论,对这种复杂问题 的简单解决方案就是,不用。否则我们还有何必要去开发高档润滑油产品 。